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發表聯署聲明,形容監警會上星期發表的專題報告「充滿誤導性」,對此深表遺憾,批評監警會僅聽信警方一面之辭,對監警會漠視警暴問題極其失望。
記協及攝記協說,曾經要求與監警會委員會面,但不獲安排,重申光明正大的執法者,不會懼怕傳媒、迴避採訪;只有違紀違法的人,深恐惡行見諸於陽光,才會傾力扼殺新聞自由。
去年8.31太子站事件的被捕人士表示,監警會的報告,沒有提及當晚警方濫用武力的情況,又指監警會從來沒有向他們了解當晚情況,質疑監警會報告偏袒警方。
退出監警會審視反修例事件報告的海外專家表示,將會利用報告及自己的數據資料,分析反修例事件,期望下月9日或之前發表報告。
近百市民繼續在旺角新世紀廣場聚集,高叫反修例口號,亦有人叫「527,政總見」等口號,有人用口琴吹奏反修例歌曲。
有市民說,香港有許多不公義的地方,包括警暴,但不少人仍然視而不見,形容好像在平行時空一樣,希望透過活動展現香港人抗爭的決心。她又批評,昨日公布的監警會報告做了好像沒有做,認為報告提到的一些內容不合理。
政府一直拒絕針對反送中運動的警察暴力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堅持由「既定機制」監警會進行審視,早前更聘請海外專家,協助審視反送中運動以來連串衝突。但國際專家小組發表聲明表示,在他們對這一調查的擔憂未能解決,所以決定全體正式辭職(formally stand aside from its role)。國際專家組建議,一個完全獨立的調查,更適合於如此巨大的任務。
香港電台及華爾街日報都引述國際專家組的聲明指出,他們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監警會的權力,能力和獨立調查能力存在明顯的缺陷,「這是……必須達到的標準,才能開始滿足香港公民在一個重視自由和權利的社會中對監察警務人員機構的要求。」
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岀席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政府有意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對社會的現況無幫助,是低估實際社會上的矛盾,亦難以取代獨立調查委員會。他強調,支持成立法定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從刑事和民事的調查上,提供一個公開公正的渠道,包括有正式的傳召權力,證人作供受法律保護,供詞亦不會用作刑事指控。他認為,獨立調查委員會並不會衝擊監警會的功能,因為兩者的工作方式不同。
政府委任郭琳廣出任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主席,後日上任,任期兩年。曾任監警會副主席的公民黨梁家傑認為,委任極不尋常,指郭琳廣並非如歷任監警會主席一樣,是資深大律師,亦並未在監警會任職。梁家傑又指,政府委任多名「梁粉」出任重要機構的公職,包括委任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出任科技園董事局主席,憂慮是行政長官梁振英用人唯親。
傳聞「人肉十字架」、「無影凳」是警界「酷刑」。三名警察調查校園毒品案時,涉逼一名十四歲男學生坐無影凳兼揑耳朵,又要手持紙巾作十字形罰企,男童家人事後投訴,惟三警稱男童自願。監警會跟進發現有教師目睹過程,證實三警「行為失當」,加上三人查問男童時未安排成年人同場,屬「疏忽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