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懷疑膿腫分枝桿菌的感染群組增至共涉及16名女子,今日未發現有新的涉事處所。
中心說,已就相關個案設立查詢熱線2125 2372,自本月3日至今日下午一時共接獲9宗查詢,4名年齡介乎25至32歲的女士表示,曾接受相關注射服務後出現病徵。
深水埗近期錄得多宗類鼻疽感染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在區內收集逾百個環境樣本,均對類鼻疽核酸檢測呈陰性反應。中心邀請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的團隊,在個別病人的家居採集31個環境樣本,其中一個住戶的兩個拭子樣本呈陽性,樣本來自浴室水龍頭及一個花瓶內壁。
歐家榮表示,衞生防護中心仍在調查ZENTRAL酒吧群組情況,根據安心出行記錄,相信染疫者進入酒吧時間準確,但需要詳細查詢確實離開時間,因不排除當中有人可能忘記在程式中確認離開酒吧,當晚顧客亦未必固定坐在同一張枱,詳細情況仍待調查。
本港今日新增266宗新冠肺炎確診,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指元朗牡丹金閣再多4宗確診,涉及3男1女,他們均為5月1日上午到酒樓飲茶,主要坐大堂中間位置。
今日是政府呼籲市民進行自願快速測試的最後一日,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昨日和今日透過快速測試網上呈報平台找到的陽性個案,合共有2202宗,快速測試的比例亦有明顯上升,初步認為三日的自願快速測試具有成效。
本港新增6067宗新冠病毒確診,當中12宗是輸入個案,其餘6055宗均屬本地感染。另外,再有14名病人離世。逾240間院舍錄得至少1宗院友或員工確診。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不再公布初步確診數字,由於目前個案多,部分化驗滯後,未能反映實際情況,因此會公布確診及呈報數字,更能反映疫情趨勢。
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兩宗懷疑食物中毒個案,涉及11人。
涉事食肆是位於旺角砵蘭街的長阪燒,首宗個案涉及8人,年齡介乎24至31歲,上星期五在該餐廳晚膳,約35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及嘔吐等病徵。
另一宗個案涉及3名23歲女子,上周六在該食肆晚膳,約30小時後出現類似病徵。
本港過去一日無錄得新增新型肺炎確診個案,是本港今個月以來第3日「零確診」,累計確診個案達11837宗。
衞生防護中心又表示,因應流行病學調查、臨床數據及基因排序分析結果,顯示5名早前分別確診和可能本地感染的外傭和地盤工人,可能是在抵港前已感染,因此已將5人分類修正為輸入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舉行疫情記者會期間,有傳媒發問時以「武肺」形容新型肺炎,主持記者會的新聞主任提示記者,可以採用「新冠病毒」的字眼。
疫情記者會期間,有記者查詢日前美林邨等候檢疫人士於家中離世的原因,問到死者是否感染「武肺」。記者提問後,主持記者會的新聞主任指,世界衞生組織已將病毒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建議記者發問時可以採用「新冠病毒」字眼。
本港新增一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總數增至92宗。該名新確診的70歲女病人在上月底和本月初多次去過北角「福慧精舍」佛堂。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該名病人住在將軍澳寶盈花園,本月13日開始咳和有痰,向將軍澳一個私家醫生求醫,23日再次求診,她看到關於佛堂的報道而致電熱線,被送到聯合醫院。張竹君說,病人每次在佛堂逗留數小時,其他時間在家。
本港新增5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累計79宗,其中兩宗與北角佛堂「福慧精舍」有關,兩宗是鑽石公主號乘客,另一宗是本月初曾返內地的商人,今日確診。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佛堂定期派發食物,信眾會一起用膳,期間無戴口罩,佛堂亦沒有登記冊,承認較難追縱。
對於港鐵西營盤地盤有工人感染登革熱,港鐵署理行政總裁梁國權表示很關注事件,並與承建商有緊密聯繫,現時地盤由每星期噴兩、三次蚊油,增至一日一次,同時增加清理積水次數,他們會配合政府有關部門的做法。
被問到有關地盤的工人填寫衞生防護中心的問卷回覆率低,會否考慮要工人強制填寫,梁國權說支持工人填寫問卷,配合政府做法。